近日《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已经全文公布。预算报告提到,今年将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70亿元。
那么,这1770亿元在各省如何分配,哪些项目可以申报?
一、千亿级资金,各省之间如何分配
根据财政部此前的发文,资金分配到31个省市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共计32份,最多的云南省分配到1595258万元,最少的上海市分配到1230万元。
1、各省资金分配额度
仔细分析资金分配表,可以把它分为千万级、亿元级、十亿元到百亿元级别、百亿元以上级别四个级别。
(1)千万级
在千万级这个方阵里只有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农业占比小,经济发达,城镇化率高。
北京:2460万
天津:2490万
上海:1230万
(2)亿元级
该方阵里总共有六家,除了兵团,都属于东部发达地区。辽宁虽然在东北振兴的阵营里,但是工业化、城镇化却是最早的区域。
辽宁:91291万
江苏:36076万
浙江:42119万
福建:66421万
广东:72962万
新疆兵团:39894万
(3)10亿元到100亿元级
这个方阵阵容最大,共计16个省市区,刚好占到一半。以中西部地区为主体。
河北:476528万元
山西:458738万元
内蒙古:361326万元
吉林:224567万元
黑龙江:274709万元
江西:422565万元
山东:150276万元
河南:721357万元
湖北:627013万元
湖南:696265万元
海南:189916万元
重庆:332509万元
西藏:848121万元
陕西:739786万元
青海:417487万元
宁夏:325939万元
(4)100亿元以上级
该方阵里的六家都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且广西、云南、新疆还是边疆省份。
广西:1101692万元
四川:1300751万元
贵州:1340494万元
云南:1595258万元
甘肃:1165807万元
新疆:1336094万元
2、资金分配总体情况与梯队分类
根据《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结合2021—2025年各省公开数据及政策倾斜方向,可将各省资金分配划分为三大任务梯队:
第一梯队:重点帮扶地区覆盖省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所在省份(如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及新疆、西藏。资金占比:约占总资金的50%,西藏因特殊战略地位获得额外倾斜。任务重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特色产业培育及边境地区发展。
第二梯队:其他脱贫县与非贫困县均衡发展区覆盖省份:中西部脱贫任务较重的省份(如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等),兼顾部分东部欠发达地区。资金占比:约占总资金的45%。任务重点: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升级。
第三梯队:东部发达地区覆盖省份: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经济强省和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 资金占比:约占总资金的5%,主要用于支持跨省就业帮扶及城乡融合试点。 任务重点:吸纳中西部脱贫人口就业、探索乡村振兴与城市化协同路径。
二、资金使用方向
中央财政安排的1770亿元补助资金,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资金将帮助脱贫地区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同时,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方式,提升脱贫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
2、支持产业发展
资金将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谋划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增收能力强的特色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短板,延伸产业价值链条,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资金将用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供水设施、灌溉设施、道路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将稳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4、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资金将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等。这些措施将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中央财政还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探索更多有效的乡村振兴路径。
三、申报流程
如何申请资金呢?清晰的申报流程如下:
【第一步】密切关注中央及地方政府发布的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政策文件,了解资金用途、申请条件、补贴标准、申报时间等关键信息。只有充分了解政策要求,才能确保你的项目符合申报条件。
【第二步】需要编制项目申报书或实施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要明确项目背景、目标、内容、预算、预期效益等关键信息。同时,准备必要的支撑文件和证明材料,如项目用地证明、环保评估报告、法人代表身份证、营业执照等。
【第三步】完成申报材料后,可以将其提交至指定的申报渠道。通常是当地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或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在提交时,请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避免因材料问题而影响申报结果。
【第四步】提交申报材料后,相关部门将对项目进行初审。主要检查材料的完整性、合规性和项目的可行性。初审通过后,项目将进入下一阶段;若未通过,则需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后重新提交。
对于通过初审的项目,相关部门可能会组织专家评审或会议评审。评审将围绕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社会效益等方面展开。只有经过严格评审的项目,才有资格获得资金支持。
评审通过的项目将在相关部门网站或指定平台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申报单位、项目内容、预算金额等。在公示期间,如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对项目提出异议,相关部门将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处理。
【第五步】公示无异议后,相关部门将按照程序将补助资金拨付至申报单位。在资金拨付前,申报单位需与相关部门签订资金使用协议,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期限 、监管要求等。确保资金能够安全、合规地用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
四、部分重点项目
有哪些项目可以申请资金?去哪个部门申请?具体有哪些要求?
1、产业发展类型项目
(1)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申报时间:每年3-4月
申报主体: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
项目要求:所选产业是省级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产业基础较好,种(养)规模大,有较强的加工转化能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已初步形成集中连片发展格局,产业经营主体活跃,有多家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较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度参与。
(2)现代农业产业园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申报时间:每年3-4月
申报主体:县(市、区)级人民政府
项目要求: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建设水平区域领先,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带动农民作用显著等。
(3)农业产业强镇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申报时间:每年3-4月
申报主体: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为实施主体)
项目要求:主导产业明确,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一定标准。不列入推荐范围的地区包括城关镇、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地等。同时要求主导产业优势明显、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产业布局科学合理、联农带农机制初步建立。
(4)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申报时间:每年4-5月
申报主体:县(市、区)级人民政府
项目要求:分区分类建设示范区,如粮食主产区以粮食产业为重点,特色农产品优势地区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等。在大中城市郊区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都市农业和智慧农业为重点,在脱贫地区,以“小而精”特色产业为重点。同时要求生产基础较好、装备水平较高、产业链基本健全、经营体系较为完备、农业环境较为友好、政策支持保障有力。
2、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类项目
可以关注休闲农业重点县项目、返乡入乡创业园项目等,这些项目旨在提升乡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吸引力。
例如,休闲农业重点县项目将支持资源优势明显、设施条件良好的县(市、区)发展休闲农业。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你可以打造一批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消费。
而返乡入乡创业园项目则将为返乡入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支持。你可以申报新建、提升改造、拓展或整合返乡入乡创业园项目,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这将有助于激发乡村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来源:中再农废